2011年1月18日 星期二

新聞故事-回收廚餘 商界先行一步 堆填區滿瀉 處理中心未落成

新聞故事—— 回收廚餘 商界先行一步 堆填區滿瀉 處理中心未落成
2011-01-11
港府放棄擴建將軍澳堆填區,急謀對策處理瀕臨「爆煲」的固體廢物的安置問題。現時本港每日產生三千公噸廚餘,是堆填區滿瀉兼惡臭的元兇之一。港府計劃在小蠔灣興建「廚餘處理中心」,卻要三年後才投入服務;但原來本港餐飲業及商界比政府先行一步,部份食肆自行實施廚餘回收處理,累積多年經驗。環保署遂乘勢吸納商界合作,推出新一輪「廚餘循環再造合作計劃」,大型商場如apm、青衣城、淘大商場,連鎖餐飲集團稻香、大家樂、美心,以及四季酒店、香港喜來登酒店等,將紛紛開展廚餘回收處理。本報記者

        自○五年起,九龍塘又一城開始在商場的美食廣場推行廚餘回收,利用自置的全自動廚餘分解機,把九成五的廚餘轉化成二氧化碳和水。

        太古地產環保事務經理黎戈指,收集廚餘的流程,是先由清潔工執拾食客用過的碗碟餐盤時,把吃剩的食物即廚餘,先作簡單分類,倒入特製密封收集桶內,然後把收集桶推進洗碗房,再由清潔工進行較仔細分類,「把混雜其中的牙籤、塑膠廢料等抽起,再把適合分解的廚餘利用密封運載車,送到商場地庫,廚餘分解機會以穀殼發酵及微生物來分解,每天能把一百公斤廚餘,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排走,減少固體廢物運往堆填區。」

        商場游說食肆配合難

        她坦言,推行廚餘回收和處理,除須投資在廚餘分解設施上,更重要是游說食肆商戶作配合,並把整個收集和處理流程設計得順暢,避免產生厭惡的臭味及其他生問題。「先要游說商戶放棄用即棄餐具,同時亦要培訓員工把廚餘分類,而收集和運送流程都要全密封,甚至整條路線亦要精心設計,不能讓廚餘大量累積,要斷續地運往分解處理,廚餘分解機房亦有抽風設備和除臭裝置。」

        黎戈指,初推行廚餘處理,確須投放額外資源和人力物力,但能在商場其他節能措施上「拉上補下」,達到長遠可持續發展,「雖然整個商場可收集的廚餘估計每日達一千公斤,目前我們只能處理當中一成,因廚餘分解機可處理容量有限,要擴大至全商場食肆仍有困難,但我們正研究如何增加處理量及擴至其他商場的可行性。」除商場外,太古地產現亦在旗下的東隅酒店推行廚餘回收處理。

        她不諱言,未來政府在小蠔灣廚餘回收中心投入服務後,每日只能處理二百公噸廚餘,未及全港的十分一,故若民間或工商界能分擔一部份是好事。

        轉化堆肥予本地農場

        港府○八年底曾推行「廚餘回收試驗計劃」,曾參與的浸大生物系教授黃煥忠指,當時為期一年的計劃,分階段試驗了從飯盒供應商、酒店、食肆及街市收集廚餘,再運往政府於九龍灣廢物回收中心,把廚餘轉化成堆肥,共處理了來自十九家機構共二百三十公噸的廚餘,生產了五十公噸堆肥,免費分發給本地農場及漁農自然護理署等多處使用,測試堆肥效果,發現效果不錯。

        「九龍灣每天只能處理兩公噸廚餘,能參與業界不多,但試驗算成功,發現收集和處理過程非想像中難,最重要是向業界提供培訓,讓廚房師傅或其他員工,懂得把廚餘分類。」據悉,政府將於下月公佈試驗計劃的可行性研究報告。

        環保署表示,跟工商業界展開了「廚餘循環再造合作計劃」,每年邀請十二家公營或私營機構參與廚餘源頭分類收集。該署又稱,之前的廚餘試驗研究結果顯示,密封式堆肥技術處理廚餘是可行,因佔用空間少、處理時間短及易於控制設施對環境的影響,堆肥質量亦符合標準,對未來小蠔灣廚餘回收中心起正面作用。

?窆員工把收集到的廚餘運往商場地庫,並倒入自動操作的廚餘處理機內。
?窆清潔工把食客吃剩的殘羹倒入一個廚餘收集箱內。

沒有留言: